【谷雨養生】谷雨養生攻略看這里

          發布日期:2024-04-20 10:54 瀏覽次數: [字體: ]

          谷雨源自古人“雨生百谷”之說,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。谷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,氣溫回升加快。但這個時候人們易發感冒、咳嗽等疾病,面對春季肝木旺盛、脾胃衰弱的我們,在“少酸多甘”的大原則之下,該如何調養迎接盛夏的到來呢?

          疏肝解郁調情志

          立春之后,體內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,在清明、谷雨時節達到最旺。此時如果七情不暢,會影響肝的疏泄和陽氣的生發,導致臟腑機能紊亂。因此,柔肝疏肝、調暢情志也是這一季的養護重點。在日常飲食中,可以適當進食一些酸味食品,如山楂、橘子、葡萄等,但酸性食物攝入過多會損害脾胃,所以要適量。

          健脾和中補益氣

          少思節慮不爭名,恬淡清靜可養脾。脾中不化為實,不喜食為虛;多疑惑者為脾不安;面色憔悴為脾有傷;喜甜食者為脾氣不足;痰盛者為脾氣濕重。因此,早睡早起,口味清淡,避免厚味肥甘,地瓜、山藥、土豆、香菇等都是補脾胃的食物,具有補脾、益氣的功效,在春天的這個時節不妨食用一些。

          雨多濕邪易傷身

          由于谷雨節氣后降雨增多,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,是神經痛的高發期,因此需防“濕邪”侵襲傷身。注意開窗通風,加強保暖,不要著涼,多曬太陽,適當運動。如果已有“濕邪”侵入,在日常飲食中,可增加一些利水滲濕的食物,如紅豆、茯苓、冬瓜、薏米等。谷雨時節濕度大,按揉位于小腿內側、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的陰陵泉穴能健脾祛濕。

          通腑泄熱平陰陽

          谷雨之后,氣溫逐漸回升,上火的人又多了起來。中醫認為,春天陽氣升發,易擾動人體肝膽、胃腸蓄積的內熱;加之春季干燥多風,人體較難保持新陳代謝平衡,易使生理機能失調而致上火。因此,在早上7-9點的早餐后,用大拇指按壓或火柴頭點按內庭穴100下,每天按摩1-2次,有清胃、瀉火、解毒的療效。

          早晚添衣須適度

          雖然谷雨時氣溫升高較快,但晝夜溫差較大,往往是中午熱、早晚涼,因此早晚還應添加衣服,適當“春捂”。但“春捂”也要有度,一般來說,氣溫超過15℃就沒有捂的必要了,如果再捂下去易使火熱內生。

          打印 關閉
      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柳河县| 宁明县| 沙湾县| 万安县| 娱乐| 长顺县| 兴化市| 门源| 柘城县| 那曲县| 久治县| 西盟| 澜沧| 普陀区| 昆山市| 泰顺县| 罗田县| 滕州市| 新干县| 神池县| 太保市| 古蔺县| 安吉县| 和平区| 遂宁市| 鹰潭市| 琼中| 莒南县| 南平市| 尼木县| 茌平县| 玛沁县| 滨海县| 钟山县| 南和县| 霍林郭勒市| 东山县| 渝中区| 营口市| 象山县| 扬中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