興橋鎮生態河道治理繪就鄉村新畫卷
興橋鎮域內共有河道235條,該鎮積極探索生態河道治理新路徑,全面提升河道生態環境,描繪出一幅“水清、岸綠、景美”的鄉村新畫卷。
壓實責任,強化監督問責。堅持問題導向,全面壓實生態河道治理主體責任。成立專項監督組,精心梳理出具體工作的責任清單,明確鎮村兩級共28名河長及7個職能部門的具體職責,構建起“黨委主抓、紀委監督、部門協同”工作格局。日常工作中,采取“定期檢查+隨機抽查”監督方式,每周定期檢查不少于3次,每月隨機抽查不少于5次,對河道保潔、岸線維護、設施管養等情況進行重點核查。一旦發現問題,迅速啟動“發現—交辦—整改—復核”全鏈條督辦機制,確保問題得到及時、有效的解決。今年來針對部分河道存在的垃圾清理不及時問題嚴肅問責,對履職不力的責任人進行約談,破壞河道生態的典型案例予以通報,以強有力的監督執紀倒逼責任落實,為生態河道治理筑牢堅實的責任根基。
完善機制,推動長效治理。為實現生態河道治理的常態化、長效化,該鎮扎緊制度機制的“鐵籬笆”。結合實際情況,制定管護實施方案,詳細規范日常巡查、問題整改、資金使用等工作內容,建立鎮村聯動的工作機制,明確河長、網格員等各方責任主體的職責清單,形成“分級負責、協同共管”的責任閉環。同時,已舉辦培訓3期,圍繞河道巡查規范、河道清理保潔等內容,組織開展多期專題培訓,覆蓋鎮村河長、網格員、管護隊員等相關人員達48人次,并與承包人簽訂管護承諾書,確保責任精準落實到崗到人。此外,設立生態河道修復專項經費用于河道綠化補植、護坡加固等項目,從源頭上保障治理成果的可持續性。
廣泛動員,凝聚群眾力量。今年來已舉辦各類宣傳活動2場次,覆蓋群眾達200人次,極大地增強了群眾的“主人翁”意識。為拓寬監督渠道,設立“護河監督日”,組織群眾代表參與河道巡查、整改評議,形成“監督無處不在、治理人人有責”的良好局面。定期公開河道治理進展和資金使用情況,推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河道淤堵、灌溉不便等問題,以公開透明贏得群眾信任,以治理實效凝聚民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