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奕綠能“萬兆全光網試點項目”入選國家級試點

          發布日期:2025-04-29 08:48 來源:射陽日報作者:通訊員 張長虎 記者 張學法 彭嶺 瀏覽次數: [字體: ]

            近日,江蘇京奕綠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“萬兆全光網試點項目”成功入選國家級試點,成為全國高端紡織行業首個吃“萬兆光網螃蟹”的標桿項目,這個總投資60億元的智能化工程通過給工廠裝上“超級網絡大腦”,讓傳統紡織廠搖身一變成為數據“高速公路”上的智能樞紐。


            京奕集團擁有14項發明專利、主導制定多項行業標準的“江蘇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”,正將其在渦流紡紗線領域的技術優勢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。項目一期210畝廠區內,兩棟近20萬平方米的智能化廠房已初現雛形,280臺國際領先的日本村田渦流紡紗機即將入駐,未來這里每年將產出18萬噸綠色新材料,不僅供應宜家、耐克等國際品牌,更將進軍航天航空、醫療等高端領域。


            項目負責人孔國慶介紹,萬兆光網就像工廠的“神經網絡”,讓每臺設備、每個角落都能實時“對話”。相較于傳統工廠網絡,這里的單根光纖每秒可傳輸500億字節數據,相當于1秒傳完100部高清電影,能同時滿足全廠千臺設備“在線聊天”,連質檢攝像頭拍攝的8K高清圖像都能“秒傳”到控制中心,徹底告別數據“堵車”。


            走進京奕綠能的規劃藍圖,萬兆光網的神奇之處藏在三個“超級能力”里:一是超級帶寬:給數據鋪就“不限速高速公路”。傳統工廠網絡如同雙向兩車道,遇到大量數據傳輸就會“堵車”,而萬兆光網的50G-PON技術直接把車道拓寬成“50車道超級高速”,讓數據傳輸突破距離限制,設備運行的實時數據、倉庫的庫存動態都能毫秒級同步到中央控制室。二是無縫漫游:移動設備“走到哪兒連到哪兒”。在布滿金屬貨架的車間里,叉車、AGV機器人等移動設備曾因信號“孤島”頻繁斷網,如今WIFI7技術織就一張“全覆蓋信號網”。設備就像帶著“隨身WIFI”,從車間到倉庫、從室內到室外,信號自動“接力”切換,全程零中斷——哪怕叉車開到貨架深處,網絡延遲也能控制在20毫秒內(相當于眨眼時間的1/50),徹底解決了移動作業“失聯”難題。三是智能調度:讓工廠運行如“精密鐘表”。萬兆光網搭配AI算法,為工廠裝上“智能大腦”:在貨物轉運環節,系統化身“聰明的交通指揮員”,實時分析每臺設備的位置和貨物需求,自動規劃最優路線,讓AGV機器人少跑空路,效率提升;在安全管理上,攝像頭變身“24小時保安”,AI能秒級識別工人未戴安全帽、設備異常發熱等隱患;設備維護也更省心,傳感器如同“健康監測儀”,實時采集振動、溫度數據,提前預警故障,避免突發停機造成損失。


            該公司充滿未來感的項目,背后是政企協同的創新實踐。市工信局與中國聯通鹽城分公司組成專項工作組,首創“50G-PON+OTN”端到端硬切片技術,為工業控制信號開辟“專屬綠色通道”——就像給急救車設置專用車道,哪怕數據流量再大,設備控制信號也能“一路暢通”,時延穩定在10微秒以內(比眨眼快1萬倍),確保機械臂精準抓取每一個零件。


            目前,京奕綠能項目進展順利,1#廠房已封頂,預計9月試生產。屆時,這座智慧工廠將實現“設備互聯率99%以上、數據實時傳輸延遲<50μs”的核心目標,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庫的全流程數字化管控將成為現實。依托萬兆光網的高速率特性,企業正在開發的工業AI智能分揀系統,未來可直接應用于航天航空領域的特種纖維生產,讓“射陽制造”邁向更高端。


            “這不僅是一次網絡升級,更是傳統產業向‘未來工廠’的跨越。”業內專家朱序軍表示,京奕綠能的試點將為全國紡織行業提供“射陽方案”,推動“數字經濟+實體經濟”深度融合。隨著萬兆光網在廠區內織就“智能大網”,一個年產值16億元的綠色智能標桿正成為黃海之濱產業升級的生動注腳。


          打印 關閉
      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林芝县| 清流县| 苍南县| 西盟| 民勤县| 秀山| 灵寿县| 溆浦县| 泗阳县| 增城市| 若羌县| 汉沽区| 惠水县| 鄂温| 阿勒泰市| 白银市| 福清市| 开原市| 库伦旗| 集贤县| 新巴尔虎右旗| 洛南县| 岑溪市| 宜昌市| 新余市| 阿拉善盟| 德化县| 阜平县| 手游| 镇原县| 高密市| 沁源县| 随州市| 左权县| 中牟县| 芷江| 岢岚县| 南部县| 共和县| 木兰县| 商河县|